第五十一章 放钩-《太子威武》


    第(2/3)页

    王启隆点头,问道:“国公打算如何做?”

    “联系那亲随,让他掩护我军部分精锐进城隐藏。我军到达后,先行攻城,红夷大炮能破开城门最好,倘若破不开,让精锐趁夜突击城门。”李来亨眼泛精光,振奋道,“五日,五日攻不破襄阳,就在城内发动,成了最好,若是不成,我军需立刻退去。襄阳城大,我军兵力不够,没法阻拦鞑子求援,胡全才不会坐视襄阳被围,定会出兵来救,到时再想走就麻烦了。”

    王启隆沉默片刻,轻声道:“派进城的精锐,恐怕活不下来几个。”

    “慈不掌兵!”李来亨叹气道,“王将军你啥都好,就是心太软了些。你这支第一师,殿下取的名儿倒是别致,装备好,训练也不错,但若是和我兴山军对阵,第一师必败无疑,王将军可知为何?”

    王启隆低头,恭声道:“请国公指点。”

    “你舍不得死人,你手下的军官们也就不敢冒险,士兵们更是觉得不必生死相搏。但战场上生死往往就在一线之间,越怕死,越胆小,死的越快。你的兵练的很好,就是少了这股子不怕死的劲头,打勋阳谷城这些同样怕死的鞑子没问题,但对上鞑子的精锐,定会一败涂地。”李来亨也不客气,直接了当道。

    王启隆沉默,他对此其实心知肚明,但朱慈煊多次强调,第一师是种子部队,每一个士兵都极其珍贵,不可随意轻掷,这也让他带兵作战束手束脚,既想练兵,又怕死人,可谓难受之极。

    他将朱慈煊的叮嘱和担忧说出,李来亨不以为然道:“殿下仁厚,但毕竟不知晓军中之事。殿下既然将这第一师作为种子部队看待,就更不应该过多照顾。需知军心亦有传承,殿下莫非希望将成都的军队养成只敢打顺风仗的少爷兵么?殿下打算带着这样的兵去坐镇重庆,给吴贼送菜么?”他说的不客气之极,王启隆无奈苦笑,李来亨在他面前大放厥词,对着朱慈煊也敢这么说么?

    其实这也是朱慈煊自己想差了。他来自后世,那个物质爆炸的年代,对人的重视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受其影响,也在潜移默化间将这类思想传播给了身边的人。现在成都都知道朱慈煊重视百姓,谭诣谭弘等人,也不敢再像在万县那般对百姓不屑一顾,这也算是好的一面。但这种思想在军中,确实让士兵们的决死之心淡了许多。朱慈煊以为在军中推广民族主义等思想能激起士兵战心,却不知这只是学到了后世解放军的皮毛,那支从血与火中磨炼出来的铁军,岂是仅仅靠着民族主义的激励呢?

    “一支强军的军心战意,需要血来浇灌。不光是敌人的血,还需要战友的血。”李来亨严肃道,“某知殿下有雄心壮志,万不可因妇人之仁毁了这一批好兵。王将军深受殿下信任,不可一味逢迎殿下,也当有自己的见解。”

    王启隆受教,躬身谢过。

    “夺门一事,至少需百人发动。你我各出一半如何?”李来亨商量道。

    王启隆想了想,建议道:“公爷带来的人少,并且都是骑兵,用来夺门太过浪费。不如公爷选几个战阵经验丰富的好汉来当领头人,其余的,就从我第一师中挑选。”李来亨的话点醒了他,他也是果决之辈,立刻就想抓住这次机会。只要夺门成功,活下来的必然都是精锐,到时候把这些精锐打散到全师,想必能整肃一下全师的军心。

    李来亨稍感意外,深深的看了王启隆一眼,笑道:“就依将军所言吧。”

    襄阳,最近风声比较紧张,上游的勋阳听说正在被明军围攻,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了。这两天,谷城也没有了每日必到的军情快讯。城中人心惶惶,难道明军已经攻下了谷城,那他们会来打襄阳吗?

    这几日,城中已有富户开始逃往宜城,城外也有百姓想着进城避难。襄阳城大,明军未必能打下来,但城外的百姓却是挡不住明军。进城出城的在城门洞挤成一团,襄阳守将几次想直接闭门了事,但耐不住知府大人被喂饱了银子,死活不准闭门。守将数次据理力争,知府才勉强同意关闭了西、北两个方向的城门。

    上午,东城门刚开,等在城外的百姓们一拥而上,将城门挤得水泄不通。城外大道上,一支车队打着“卢”和“南北杂货”的旗号,隆隆行驶了过来。车队中,那个见过李来亨的汉子亲自带队,一脸焦急的看着乱哄哄的城门,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满头满脸的汗水滑落,擦都擦不干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