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宪听完点了点头道:“果然还是他的风格,与众不同。” “这是诗吗?怎么有长有短?”平国的一个大儒道。 “哼,见识短浅了吧?这叫长短句,又叫词,是大宁的学子朱庭隆所创。”大宁的一个大儒还击道。 “不是说要写诗吗?怎么还能写这玩意?” “你仔细问问于城主,题目是什么?有无限制?” 于干沟笑笑道:“只要与月有关,都可以。” 考官们又是互相争论了一番,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自便不再理会对方。 “请各位打分吧,咱们看看结果。” 于唐提醒着那十七位考官道,考官们便纷纷提笔写下了自己对三篇诗文的评价和得分。 于唐将打分的纸张收集之后进行了统计,结果很快出来了,他将结果递给了城主于干沟。 于干沟瞄了一眼后,笑了笑对韦不伍道:“韦先生您看?” 却发现韦不伍正坐在那里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于干沟一怔忙是问:“先生,您怎么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老夫已是百年未去未央,不知未央的雕栏玉砌是否还在,那宫里的宫女们是否朱颜已改?或许她们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了吧。”韦不伍缓缓说道。 “老先生,不若先退场歇息一番,不要伤了身子啊。”于干沟劝说道。 韦不伍摆了摆手道:“宣读结果吧。” 于唐便重新拿回那记录了结果的纸张高唱道:“郑国周桐《中秋月》,三十八分!” 郑国的学子们以及贵宾席上响起了欢呼声,他们知道至少郑国的学生终于拿了一次高分。 韩宪却坐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塑,并不作声。 “平国孟文怀《天涯月》四十分!” 平国的大儒们互相点头致意表示对这个结果无比的满意,而孟文怀更是开心,既然是四十分,便不可能有人比他分数更高,最多是平局。 “宁国朱庭隆《虞美人》,二十分!” 孟文怀听罢一惊,他看向平国的考官们,他们都诡异的笑了笑,孟文怀一下子明白了,一定是他们全给这首词打了极低的分数。 虽然孟文怀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但是他自知朱庭隆那首《虞美人》是一首不亚于自己的诗文的好词,这个结果对他不公平。 孟文怀刚要说话,背后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你要为我大平考虑,不要书生意气。” 孟文怀回头一看,是一个容貌绝美的女子,看打扮应该是从贵宾席下来的,她身边的侍女喝道:“见了长宁公主还不行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