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棺材里的秘密——千年古尸篇-《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第(1/3)页

    ■死人心跳之谜

    人被冰雪冻死并不稀奇,罕见的是人们发现了一具被埋在冰雪下70年而仍然活着的僵尸。心脏跳动是人活着的标志,可为什么僵尸还有心跳呢?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把心脏视为“神明之府”、“君主之官”。人们通过日常观察和狩猎活动,形成了心脏停止跳动就是死亡的这一模糊概念。

    但是,以心跳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矛盾的现象。非洲的古老民族希须曼人,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家人或同伴会把死去的人先浅埋于墓穴里,因为他们发现有的心跳还可能恢复。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上,就曾经发生过一起死人恢复心跳的奇异事件。

    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以其险峻的山峰称雄于欧洲,被人们誉为“欧洲第一峰”,是登山家的乐园、冒险者的圣地,每年都吸引着上千名勇敢的攀登者来到它的脚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向这座高峰挑战。

    1968年7月,一支英国登山队在阿尔卑斯山脉进行登山探险活动。一路上,队员们一边兴致勃勃地向山上攀登,一边欣赏山上的雪景,很快就攀到了海拔5100米的高度。当他们来到一条雪崩形成的冰川下游时,突然有人发现远处的冰山下好像有一个人,躺着一动也不动。队员们赶紧跑过去,一看究竟。在冰川下面,队员们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法国军装,看来应该是个参加战斗的法国士兵。从他身上所带的一本《士兵手册》可知,此人名叫福里斯,生于1890年,是法国步兵团的一名下士。那么,这位下士的尸体是如何留在这冰山雪峰之岭的峡谷之中的呢?队员们猜测,也许是由于战败溃逃,士兵无路可走,就跑到阿尔卑斯山上躲了起来,谁知由于气候寒冷,他被活活冻死了。

    登山队员决定将这名法国士兵埋葬,毕竟他也是一名军人。可是,队员们在翻动士兵尸体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他的心脏竟然还在跳动。队员们觉得不可思议,立即叫来登山队的随行医生。医生对福里斯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意外地发现他的心脏还在有规律地跳动。也就是说,从医学的角度讲,福里斯还活着!这可太奇异了,一个被冰雪覆盖了半个世纪的人竟然还活着!这从医学的角度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它却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在场的医生马上把福里斯放在氧气罩中保护起来,以延续他的“生命”。

    登山队返回基地后,立即请来几位专家对福里斯进行救治。专家们经过研究,没有办法让他复活,便决定将这具“活着”的尸体交给世界著名医学专家哈克鲁斯博士抢救。然而,哈克鲁斯博士尝试了所有的方法,都无法令福里斯复活,只能宣布他已经死亡。可是,他的心脏一直都在跳动,还是那么的有规律……

    福里斯在一战中为什么会来到阿尔卑斯山?又是怎样被“速冻”起来?他的心脏为什么保持着如此强大的动力?他是否还能够恢复生前的活力?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木乃伊铅中毒之谜

    装备精良的远征队失踪百年之后,三个冰冻的木乃伊让人们弄清了发生在海上的一次悲惨事件的秘密,由此解开了历史上最大的航海之谜。

    18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自由贸易发展的鼎盛时期。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英国的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这个时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其时正值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有“维多利亚时代”之称。处于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在1845年委任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为队长,进行一次探险,目标是找到穿越北极圈、通往东方的捷径。

    在当时,这样的探险足以和现在人类登月的壮举相媲美。此前曾有过57次寻找通道的行动,但均告失败。所以,这次英国政府让富兰克林带队,再进行一次新的尝试,而且命令必须成功。远征队由129个人组成,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队伍信心满满地出发了。英国远征队的装备非常先进,称得上是当时的高科技远征队。比如,甲板下面有热水管道,可以保持船内的温度。他们还带有充足的食品。罐头在当时可是新事物,这两条船一共携带了8000听罐头——足够129名船员吃上五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他们出发前准备得非常充分,但过了很长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预计时间,他们还是没能回来。人们起了疑问:为什么这配备最好的船只,拥有最先进技术的远征队,会一去不复返?政府猜测他们已经出了意外,就开始四处寻找。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英国政府派遣多支营救小组寻找过这支远征队。后来,有人在一座荒芜的冰岛上发现了一艘远征队的救生艇。显然,由于遇到了意外,水手们弃船逃生了,使用救生艇上了荒岛。但是,艇里的东西令人费解。艇里有窗帘杆、香皂和书。正常人逃命时是不会想着带这些东西的。人们不得其解。140多年来,这个谜一直悬而未决。

    在远征队出发早期,有三名水手死在位于北极圈以北400英里的比奇岛上。于是,有人提出也许他们的尸体能够提供线索。1986年夏天,一个调查小组登上了加拿大西北部的比奇岛,开始寻找三名水手的尸体,这是解开富兰克林远征队之谜的最后一线希望。找到坟墓后,调查小组的科学家就开始挖掘尸体。经过20个小时的努力,他们才挖开石灰石泥板岩,碰到了棺材。由于冰雪的保护,细菌无法侵入他们的身体组织,比奇岛上的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

    尸体被解冻后,仍然保存良好。科学家们拍了x光片,还采集了尸体的组织、骨头和头发的样本。验尸的时候,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疑点:有两名船员体内的铅含量是普通人的五倍。科学家分析那些遇难水手很可能是死于铅中毒。但问题是,两人是怎样中毒的呢?

    经过四处寻找,科学家们找到了远征队多年前堆放在坟墓附近的垃圾。经过化验垃圾中的东西,调查人员终于找到了水手死亡的答案。水手们携带的罐头是用铅焊接的,他们在远征过程中,总是吃这些罐头,最终导致了体内铅蓄积过量因而中毒。更可怕的是,铅还损害了他们的心智。由于铅中毒,队长以及船员的判断能力都降低了,导致他们无法清晰地思考。所以,当船员们在试图走到安全的地方时,竟会在救生艇上装一些无用的奢侈品。后来,因为疾病、心智丧失后的疯狂和严寒,这些可怜的队员慢慢死去。一番哀悼之后,人们把这两具为富兰克林失踪之谜提供了侦破线索的水手木乃伊重新安葬。

    由于冰雪的保护作用,科学家们得以从木乃伊身上找到了远征队失踪之谜,因而解开了英国航海史上的一个大秘密。由此看来,不管过多少年,木乃伊都是会“讲话”的。然而,人们仍有一些疑问:是不是其他远征队员也是因为铅中毒而死去呢?他们的尸体在哪里呢?如果他们没有死亡,后来又去了哪里呢?

    ■心脏跳动的木乃伊

    古埃及文明也许真的是外星人创造的,否则又如何解释千年木乃伊身体中依然跳动的心脏起搏器呢?

    埃及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这里保存了世界上最完好的木乃伊。到目前为止,在埃及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人们已经挖掘出多少木乃伊,并无确切的统计。究竟还有多少未被发掘的木乃伊,也无法估计。然而,随着一具具木乃伊的出土,一件件令人震惊、神秘的蹊跷事也不断涌现出来。在卢索伊城郊外出土的一具木乃伊装有一个奇特的心脏起搏器,便让世人为之震惊。

    一天,在埃及卢索伊城郊外出土了一具木乃伊。人们将木乃伊抬出墓穴,准备对其进行初步处理,再交由国家文物部门收藏。

    一名参与处理工作的祭司觉得这具木乃伊存在某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就仔细地检查眼前的木乃伊。令人震惊的是,从这具木乃伊体内发出了一种奇特的有节律的声音。他循着声音找去,仿佛是心脏在跳动时所发出的声音。难道是这个死者的心脏还在跳动吗?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在场的人无法解开声音之谜,也不敢去拆开那缠满白麻布的尸体,于是将这具奇特的木乃伊送到具有丰富经验的开罗医院。

    接到这具转送来的木乃伊后,开罗医院非常重视,立刻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检查。然而,经过仔细检查,他们仍然无法从尸体的表面查清声音存在的原因,于是决定进行解剖检查。医生们将缠满尸体的白麻布拆开,对尸体进行了解剖,在尸体心脏附近发现有一具起搏器。虽然这颗2500多年前的心脏早已干枯成为肉干,但它还是随着起搏器的韵律而跳动不止。它那“怦怦”的跳动很有节奏,每分钟跳动80下,人们可以清楚地听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起搏器,它是以什么作为起搏的动力呢?这个能在2500多年后仍然跳动的黑色起搏器引起了医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其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个起搏器是用一块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黑色水晶制造的。由于这黑色的水晶含有放射性物质,故而能凭借自身的放射功能令心脏跳动。在世界上现存的水晶中,人们从未见到过黑色的水晶,只见过白色的和少数浅红色的或紫色的水晶。那么,这块水晶是从哪里来的呢?专家无法给出答案。

    开罗医院将这个起搏器重新安放到木乃伊体内,并将他们的这一重大发现公布于众,任由人们前来参观。这一惊人的消息震惊了世界,众多的考古学家纷纷来到开罗医院参观这具木乃伊,大批电子学家也对这个心脏起搏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面对这具木乃伊,人们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那么,在2500多年前能懂得黑水晶含有放射性的物质并可以使心脏保持跳动的是些什么人呢?有人提出,作为协助心脏工作的心脏起搏器,一定是在人活着的时候被安放到人体内的。那么,在古埃及落后的医学条件下,人们又是如何将如此先进的起搏器放入人的胸腔里去的呢?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所有的专家都陷入深深的思考,却都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人认为,在文化发达的古埃及可能存在过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术士,这一历史奇迹就是这些术士利用奇异的手段创造出来的。更有人认为,在很早之前,外星人曾来到过这里,并带来了他们用自己特有的黑色水晶所制成的心脏起搏器,在地球人的身上进行了一项特殊的试验,从而使这只起搏器永远留在这具木乃伊的体内。然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看来还要继续寻找答案。

    ■身披黄金外衣的木乃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