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小棉袄?小胳膊?-《王府幼儿园》
第(1/3)页
南顺的四月已是夏日。
卓远亲至,曲家上下来了京郊二十余里处迎候。
因为是私事,所以并未惊动南顺京中官员,卓远随行的侍卫和暗卫一共也只有四五十余人,还是分散在前后,有的先抵达,有的垫后,其实真正和卓远一道抵达的侍卫也只有二十余人,不算引人注目。
“曲伯伯。”卓远行礼。
曲士忠是长辈,是大哥的岳父,卓远是晚辈。
晚辈当同长辈行礼。
曲士忠上前,卓远来京中之事并非公事,曲士忠并未见外,“清之,许久不见了。”
卓远笑了笑,牵了沈悦上前,“曲伯伯,这是阿悦。”
沈悦朝曲士忠福了福身,“曲伯伯。”
曲士忠迅速在脑海中搜寻了一圈,确认早前没有见过沈悦,也确认没有遗漏,这才朝沈悦笑道,“男才女貌。”
卓远和沈悦都低眉,稍微笑了笑。
曲士忠问,“是第一次来南顺?”
沈悦颔首,“是,早前只在书中读过,亲眼见到,才觉书上说得不及万分之一,南顺是处好地方。”
曲士忠不觉捋了捋胡须笑起来。
小八和桃桃也上前,“曲爷爷。”“曲爷爷好。”
曲士忠眼前微微一亮,“你们是?”
小八大方道,“我是卓宁,曲爷爷可以叫我小八。”
小八憨厚可爱,曲士忠忍不住笑。
卓远补充道,“曲伯伯,小八是我四哥的儿子。”
曲士忠这才对上,遂朝小八亲厚笑道,“小八,你同你爹长得可不怎么像。”
小八叹道,“等我瘦下来就像了。”
周围笑作一团。
等大家效果,桃桃才道,“曲爷爷,我叫方晨曦,是小九,舅舅和府中都唤我桃桃。”
“桃桃,你好,欢迎你来南顺。”曲士忠很喜欢她。
“外祖父!”等寒暄完,卓旻上前拱手行礼。
卓颖直接扑到曲士忠怀中,“外祖父,我回来了!”
卓远和沈悦都看得出,曲士忠同卓旻和卓颖兄妹二人的感情很好。
曲士忠又道,“辛苦大家一路舟车劳顿来南顺,今晚在府中接风洗尘。”
卓远却之不恭。
***
洗尘宴设在曲府正厅,正厅都是招呼贵宾才会用。
曲府是南顺京中有名的书香门第。
曲士忠自己就是南顺的书法大家,卓旻和卓颖也因为外祖父和母亲的缘故,自幼习得一手好字。
曲家不涉政治,但国中不少权贵都会给曲家薄面。
南顺书画之风盛行,能得曲士忠一幅墨宝,是很有颜面的事。
所以曲家在京中,在南顺都有很高威望。
洗尘宴,曲家上下皆至。
曲士忠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西秦,是卓远的大嫂。另有一个儿子,是卓旻和卓颖的大伯父,曲建明。
曲建明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曲家这一辈,人丁不算兴旺。
这也是为何曲士忠夫妇二人念着卓明和卓颖的缘故。卓明和卓颖二人在曲士忠心中,同孙子孙女并无多少区别。
而曲士忠唯一的孙子,曲有致,在很早之前书法造诣就很高,眼下不过二十四五,书法之作在南顺国中已经一家难求。
曲有致有一对双胞胎,是曲士忠的一对曾孙。
曲士忠如今已经很少握笔,大多时候都在府中含饴弄孙。曲有致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差不多五六岁左右,和桃桃和小八差不多大,几人能玩到一处去。
接风宴对孩子来说,实在算不得有趣。
很快,桃桃,小八,还有这对双胞胎就开始百无聊赖。
孩子们又天生都能凑到一处去。
再加上这里有桃桃,很快,在大人们开始饮酒说话的时候,双胞胎就来了桃桃和小八这里,好奇道,“你们是表叔和表姑姑的弟弟和妹妹吗?”
小八和桃桃都在沈悦这里,双胞胎来得时候,沈悦和小八,桃桃停下说话看着他们。
孩子们之间有孩子们的交流方式,沈悦没有打断。
桃桃却笑,“我是表姑姑吗?”
两个双胞胎纷纷点头,一个说,“爹爹说的。”
另一个说,“你就是我们的表姑姑啊!”
桃桃满眼喜色看向沈悦,“阿悦阿悦,我是表姑姑了!”
早前她是小荔枝的姐姐,这就让桃桃很欣喜了。眼下,又是双胞胎的表姑姑,桃桃眼中既又好奇,又惊喜!
小八也荣升为表叔!
四个孩子嘻嘻笑作一团,气氛友好又亲切,也能玩到一处去。
双胞胎只有五六岁模样,哥哥叫叮叮,弟弟叫当当,名字就很可爱,双胞胎正在换牙齿的时候,叮叮上半场牙齿漏风,弟弟下半场牙齿漏风,但都是很可爱的孩子。
双胞胎上前,双胞胎的母亲曾氏也怕怠慢了,赶紧上前。
卓远同曲家的人一道饮酒。
双胞胎的母亲曾氏就带着双胞胎同沈悦和桃桃,小八一处。
严格来说,双胞胎的曾祖父是卓远大嫂的父亲,所以其实双胞胎同卓远和沈悦之间算是远亲。
曾氏同曲有致尚且还能唤一声表叔和表婶。
但卓远的身份特殊,随行一路都唤得六爷和夫人,所以双胞胎这里,曲士忠让唤的一声六爷和夫人。
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好奇看向沈悦。
沈悦半蹲下,伸手摸了摸他们的头,温声道,“叮叮当当,你们可以和小八,桃桃一样唤我一声阿悦。”
“阿悦?”两个孩子惊喜。
沈悦颔首,“嗯,叫阿悦就好。”
曾氏不知道是否妥当,但见卓远就在一侧,并无一件,曾氏也没有多说旁的。
沈悦原本是半蹲下的,但前一阵从商船上开始晕船起,胃里一直有些不怎么舒服,后来下了商船,还是不怎么见好,看过大夫说有些水土不服,适应就好,所以方才稍微半蹲手续,沈悦就觉得有些头晕,难受,只得起身坐下。
孩子们在一处玩。
曾氏就坐在沈悦一侧,陪着沈悦说话。
南顺和西秦的口音有些不同,但大抵都能听清楚。
孩子们很快就能适应对方的口音,同曾氏也渐渐熟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