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七零年代福星高照》
第(2/3)页
“听说咱们陈檬还在拍电视呢?”
刘婶好奇问:“那是不是过不了多久咱们就可以在电视上看见咱们小陈檬了?”
“我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不过要放出来,大家都能看到的是不是?”
陈檬说。
“那我可要第一时间看看我们家乖宝在电视上的模样,以后外婆想你了就去看电视。”
“妈,就几天的戏份,乖宝的戏份又不多就几集,您可别到处往外说去。”
“几集怎么了,几集也是上电视了呀,我现在就恨不得看看我孙女在电视上表演的模样。”
“妈妈,别到处乱说啊。”
方老师真的变了,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说什么都要保持低调的,现在连乖宝出去拍戏这种事情,都要出去到处乱说,以前她绝对不会这个样子的呀。
难怪昨天晚上从外面买鞭炮回来这一路上,见人就有人问呢。
“哟,这是唐教授家的小乖宝呢。”
“这孩子长的真俊,她这一来我就知道以后肯定是有出息的。”
“让奶奶看看,啧啧啧,这小脸蛋还真好看呐。”
原来都是,原来都是方老师的功劳啊。
“咱们学校虽然名人多,但是也没有见过电视上拍戏的演员呐,陈檬你是头一个,别害臊哈,长得这么好看不去拍电视真是浪费了,哎哟哟,害羞干啥呢,有啥不好意思的呢,吃个橙子,春红去厨房切橙子。”
“刘婶,你可千万别在外面说了,乖宝真的害羞了不敢说话了呀。”
这回真感觉陈檬是大姑娘了,而方慧茹也老了。
以前跟陈檬说起唱歌跳舞的时候,她还乐于表现,在大人面前唱唱跳跳的,现在你跟她讲起来拍戏的事情,她抖羞得不敢抬头看人。
北方过年都吃饺子,两家人一起包,荤的素的有好几种,香菇肉馅,韭菜三鲜,还有韭菜肉的,肖敏炖了好大一锅羊肉萝卜汤,大冬天的吃着羊肉萝卜,别提多舒服,胃里面暖烘烘的。
也不知道沈间这孩子一个人在老家过年会是怎样一副情景呢,好几天没有看见他了,还真的有点想念他。
吃完了饺子喝了饺子汤,一家人开开心心出去放小鞭炮,陈檬现在胆子大了,并不局限“呲花”“摔炮”那几种小儿科的鞭炮,连擦炮那些都能玩,孩子玩疯起来,什么都忘记了。
“鞭炮没有了妈妈。”
其实前几天买了五块多的鞭炮,这孩子天天玩当然消耗很快了。
于是一家人干脆消消食,走走路,跑到外面去买鞭炮。
学校外面就是老式的胡同,据说是从元朝开始就有居民居住了,这里算是二环三环边上的地界,在元朝的时候都不算内城,到了明朝时期扩建,这里才开始算京市的内城。
唐老爷子指着外面那条巷子:“我刚来燕京大学那年还是五几年,那会儿分配到这里住的人都是不远处的国营厂子里面的工人,那会儿真是挤啊,正房住一家,东厢房西厢房各自一家,倒座房还要住一家,那个时候胡同里面满满当当全是人,做饭都是要到胡同口去洗菜,家里都没有下水的地方。
到了66年开始,就不断有人下放,插队,还有人分到单位的楼房就去住楼房了,现在留在胡同里面的,要么就是走不了的,要么就是最后把四合院给买下来的,要么就是单位大院分的房子确实好,留下来住着也不错的,你们买的这个胡同啊,算是这一代比较好的了,周围住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干部,那是51年分房分到的那一批。”
看来唐老爷子还特意打听了一下,确实胡同不一样,居住的人群也不一样,肖敏买下来的这一片算是当时的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住的地方,邻里周围好几家,看样子都是单门独户住着的,也因为这样,在八零年代开始出国浪潮的时候,这边的人也早早的就出去了。
“这条胡同叫户部胡同,以前据说是户部的主簿小官们住在这附近,明朝时候户部的衙署也在这里,所以后面的人都管这条胡同叫户部胡同,虽然你这个房子不算太好,但是价格确实也是比较便宜了,同样的价格你只能买帽子胡同的四合院,那边就差很多,我经过这里的时候看过一家装修的就不错,只可惜也从不开门,咦,那家好像有灯了。”
他说的这个房子也在户部胡同,看门口应该是几年前重新漆过的。
“咱们去门口看看吧,万一能看见呢,大过年的谁也不会关门。”
方慧茹好奇的说。
这边有个风俗,大过年的吃完团圆饭,家里只要有人在家就会把所有的灯都亮起来,把大门打开,这是欢迎财神进门,以及希望附近的人来家里串门子的意思,只要开着门,都可以走过去瞧一瞧,如果主人邀请还可以进去看看。
唐老说的装潢的比较好的房子就在离肖敏买的房子的不远处,里面还传来了欢声笑语,而且里面火光挺大的,不像是电灯发出来的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