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全世界都以为我是学渣》
第(2/3)页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青墨曾经是百年名校,那么也就有他的可取之处!”林老师大声吼,“都明白了吗?”
那些学生们齐声大吼起来:“明白了!”
“鹰才学子,扶摇直上高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绝云气,负青天!”
震天的口号声直冲云霄,在回字形教学楼里回响。引得各班学生纷纷侧目。
教学楼上,不知道有哪个班的学生突然抽风,不服气似的喊了一句:“青墨七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嗓音很亮,刺破了昏沉的雨幕。
其他学生纷纷对视一眼,立刻跟上,齐声吼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全年级,整个教学楼的学生都自发地加入了这个孩子气的比拼,青墨七中的校训经他们喊出,犹如排山倒海之势,仿佛能震开天幕阴云。鹰才七中的口号声很快被压了下去。
一楼有青墨老师被动静吸引了过来,然而还没到上课时间,他们就各自笑眯眯地看着,抱着双臂,也不说什么。
“报——”有人举着手机冲进来,孟从舟皱起眉,还没说什么,就被那男生哥俩好地拉住了肩膀,“班长你先别管我,大家快来看,我们学校上新闻了!”
“什么?”
“什么什么,快给我看看!”
一群学生闻风而动,鹿行吟也抬起头,想要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手机小,一堆人围着,最后蔡静灵光一现,去讲台边开了电脑,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搜索了新闻让全班都能看到。
s省教育局新闻——百年名校青墨七中或面临改制,最后三届学生家长上访至教育局门口横幅抗议!
配图是大雨中拍摄模糊的教育局门口,平时衣冠楚楚的家长们狼狈却坚定地撑着雨伞,有序安静地拉着横幅抗议,等待上班时间。报道中说明,他们已经在这里围了一夜。
“我看到我妈了!”一个女生惊喜地喊出来在,指着屏幕上一个女性的身影说道。
“还有还有!易清扬妈妈,我也看到了,我认识她!”
当中有小县城连夜开车赶来的,也有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阔太太。所有学生家长抛却比较的小心思,抛却偏见与社会地位的差距,只为彼此子女的前途而来,青墨改制的消息如同燎原烈火,终于引爆在家长群体中。
最初认出自己妈妈的女生有点哽咽:“我妈自己身体不好,还冒雨去做这个,你们谁手机可不可以借我,我想打个电话。”
……
教室里静悄悄的。
比起之前的努力,高二年级如今弥漫的氛围,更加有了背水一战的悲壮意味,几乎压得人无法呼吸。
孟从舟办事效率很快,昨天统一订购的五三,今天就去书店老板那里拿了货,回来发给他们,ab两个版本,每人一版。
早上第一节就是数学,宋黎走进教室,再次以为自己打开方式不对——一夜之间,一眼望过去,每个学生桌上都摆着崭新的五三资料书,有人甚至已经做了三五页,效率之快,热情之高,让他这个当老师的也不由得咂舌。
“这个……你们听我的话买辅导书,是好事,不过时间有限,也用不上挨着写完,红本的我还是给你们挑一点提做,每天做一些就行了。”宋黎摸了摸下巴,视线扫过全班学生,“你们都还忙着订正月考卷,那就……鹿行吟,一会儿下课了跟我过去点题。这节课单元测验,你先不用写了。”
鹿行吟抱着纸笔和资料书,跟着宋黎过去了。换在以前,一定会有人羡慕他不用写试卷,然而如今没有人在意这件事。
鹿行吟不需要单元测验,但他们需要。各人有各阶段的努力目标。
老师办公室空了许多,大部分老师都围在一起开会、讨论事宜。他们不避讳学生,鹿行吟在宋黎办公桌边坐下时,隐约也能听见一些关键字眼,比如“家长上访”、“办学标准比较”“校长意思”……
宋黎在这边圈题,鹿行吟跟着记录下来。
周边气氛有点沉闷。
宋黎接了一个电话,让他稍微等一下,随后出去了一会儿。
这段时间里,陆陆续续地有老师进来,都是一脸严肃,仿佛在开会。
宋黎的办公桌本来就靠里,鹿行吟一个学生在这里,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次事情因为家长的原因,闹到上媒体了,教育局方现在对改制这件事来说,是一个松口的意思,但是还有几点。”李固的声音,一如往常的平稳宽厚。
“李老师您说。”康玫老师的声音,文静娴雅。
“第一是学生成绩,这次月考为我们换来了商谈推进的机会,还不够,现在明确下来,改制与否最重要的结果,还是得看下一次的全市统考。这是孩子们的担子,各班老师也要加强督促,这是关乎青墨未来的大事。”
老师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个都知道。学生自己也都知道轻重,今天全年级学习氛围都好。
“是,校长刚刚陪上级领导来视察探访,还以为这边是高三班级——不,就是高考冲刺班,也没有这么好的纪律和学风。”陈冲的声音。
鹿行吟往里边躲了躲,努力挺直身体听着。办公桌林立的电脑边,每个老师的身影影影绰绰地漏出来。
有男老师克制不住地抽烟解压起来,刚点燃又亲手掐灭了,往垃圾桶边磕了磕,叹息一声。
“第二是今天早上他们提出的:青墨七中硬件达标,但是软件还需要开发,一个是师资力量,这个是硬伤,和鹰才比不了。另一个是本身的班级体系,我们有阳光班和平行班,包括高三的火箭冲刺班。”陈冲说,“还缺乏素质教育班级,比如竞赛班,美术班,体育班……”
青墨七中的美术班聊胜于无,升学率很差劲。
宋黎打完电话回来了,他回到办公桌前,没有坐下,而是站起来微微倾身,倾听其他老师的讨论。
“我们的意思还是不变:尽量为这剩下的三届学生争取点什么。高三班级离高考只有半年多时间了,高一时间跨度太长,要最快出成效,得从我们年级入手。”陈冲环视周围一圈,“提高班要办,不仅要办,而且直接改成竞赛班。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愿不愿意。这毕竟是要牺牲他们正常的高考准备时间。只要我们各科凑满二十人,就能开设竞赛班。”
一片沉默。
各科二十人,谈何容易?提高班办了一个月出头,连数学班,都已经只剩下四五十人。如果摆明白告诉学生选择竞赛的意义,还会有多少学生选择留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