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时间静止?-《乌尊》
第(1/3)页
忘川闻言,不作停留,剑指一挥,焱雀梨花像是一条苍龙荡开太虚剑气,随后凝成一柄巨剑,朝着孙成济劈去。
“轰!”
玄武台上洪流四处奔袭,一股威势震荡开来,台下的太虚弟子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只见孙成济心魔真身被剑气贯穿,他身后的那道虚影荡然无存,黑气散去,孙成济“扑通”一声倒在玄武台上,忘川有些乏累地朝着对方走去,脊背变得更加佝偻。
是的,他太累!方才那一剑好像抽去了他大半的寿元,双眼凹陷进眼眶中。风在玄武台上轻轻地吹着,拂起一撮白色的银发升向空中。众人的目光缓缓地离开了那些飞离的银发,再度回到忘川的身上,有些人甚至发出天妒英才的长叹。忘川的至亲好友,幽若、欧阳飞羽和柳夕笙一众五人,心好似被人给揪住了一般,无比的悲痛,她们感觉到忘川好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忘川自是感受到了身上的变化,每当他多用一分真气,便明显感觉到生命的流逝。他没有悲伤,很是淡然从容,死对他来说并不恐惧。若说他心中是否有遗憾,肯定是有的。他还没有陪着幽若找回失去的记忆;他还想再见若灵、宫羽和古景妍最后一面;若是还能有幸的话,他还想去漠烟镇看看,看看城外那株寒梅是否真的开花了。人终归是人,即便修为再高,依然摆脱不了心中的欲望。
可是忘川转念一想,世间事怎会尽如人意,完美的东西未必是最好,反倒是因为遗憾、残缺,才更让人记忆犹新,更愿意去欣赏他的那份美。他仰头凝视苍天,淡淡地说:“老天待我终归是不薄的!”
孙成济已经站了起来,他看着忘川佝偻的身躯和苍老的面庞,心中有些无味陈杂,忽然抱拳恭敬地行了大礼,诚恳地说:“多谢忘川兄手下留情,方才一战成济输得心服口服,成济认输了!”
忘川有些吃力地抬起臂膀,拱手回礼道:“太虚道法名副其实,令在下大开眼界。孙道友,实力不俗,天资卓绝,想必此番一战,定然大有收获。青萍剑诀说到底只是残章断片,形同鸡肋,孙道友不如弃了吧,潜心修炼太虚道法,假以时日,必然在修行界大方异彩!”
“忘川兄,君子胸襟,成济心悦诚服,请受成济一拜!”孙成济闻言,身体微微一怔,似是原先修行中的疑惑被忘川一言点破,他恭敬地半跪在忘川面前行了一礼,飞身下了玄武台,直奔着太虚峰去了。
忘川转身,浑浊地眼睛扫向台下的太虚弟子,“还有哪位道友想要上台赐教?”
太虚弟子们纷纷后退摇头,不愿再与忘川比试,他们并不是真的怕了忘川,而是觉得现在再出手,有些胜之不武。即便那些修为不及孙成济的太虚弟子,亦是如此想,他们并不怯懦,也不害怕失败。这也是太虚法宗弟子身上令人着迷的地方所在,蔑视一切而不轻贱他人,行走阴阳但无所畏惧,孤傲却不跋扈,他们有自己的荣耀,世间伦理道德在他们心中自有一番考量。
忘川与柳夕笙相处多月,对太虚弟子的个性多有些了解,他瞧见之前百般刁难,无理取闹的沈文宣都不愿上台一战,心知他们所想为何。他笑着对台下的太虚弟子说:“在下此刻确实是个寿元无多的昏聩老者,但尚有一战之力。太虚弟子素来洒脱不羁,不受世俗约束,难道也要学那些俗人,施舍在下一命吗?”
此话一出,反倒令台下的太虚弟子一愣神,随即又释然了,对忘川多了几分敬佩!沈文宣爽朗一笑,飞身上了玄武台,拱手行礼,饱含敬意,“好!不愧是风云楼榜首,气度胸襟不凡。忘川,先前为逼你出手一较高下,多有得罪。今日不论胜负如何,沈某交定了你这个朋友!”
“沈师兄,如此痛快之事,又怎能少了我们呢?”说话间,又有十数名太虚弟子落在玄武台,对着忘川拱手道:“忘川兄,君子之战,痛快人心。我等也是难以自已,还望与忘川兄切磋一二。”
忘川爽朗一笑,脊背微微挺直了几分,“古来将士征沙场,经国文贤入翰林。今日在下能与诸位切磋,哪怕身陨玄武台,也可引为平生一大幸事!”沙场是将士的归宿,翰林是文人的归宿,对于忘川而言,作为修士,能够与道友论道斗法,死于道途也算是死得其所。
“结阵!”随着沈文宣一声令下,十数名太虚弟子结出两仪三才剑阵。
太虚峰,无极殿。
宿鸿涛捋着胡须,看着奇光镜中景象,说道:“师弟啊,我总算知道你为何会如此欣赏忘川了,人中龙凤,豪情莽劲兼柔。你觉得,忘川对我太虚的两仪三才剑阵,胜负几何?”
朱高照不假思索地说:“两仪三才剑阵与天罡北斗剑阵威力自是不容小觑。只不过这两种剑阵同时使用,对小辈们之间的默契和临阵对敌的经验甚是考究,沈文宣他们这些小辈虽然修为不俗,但是对敌经验终归是少了些,遇上忘川这种经历各种生死斗争的敌手,恐怕两种剑阵的使用也只是照本宣科,刚猛有余,灵动不足,最终还是要败于忘川之手。”
“败了也好,多点教训不是坏事。平日里我们这些做长辈耳提面命,他们只当时耳旁风,听不进去。现在忘川给他们当头棒喝,也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省得日后眼高手低,遇事慌不择乱。”宿鸿涛说。
朱高照盯着奇光境,叹声说:“嗯,鹰击长空,方能征服天地。若终日腻于长辈羽翼之下,与那家雀还有何区别。大师兄太过溺爱小辈们,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啊,还是应该让小辈们下山多多历练才是,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成长。天道公平无私,你看忘川,虽然身负机缘气运,但每一次生死关头,若非是他自己选择不屈果敢地面对,又如何能有今日这番成果。我太虚弟子比之忘川,还差得远了。”
“此事啊,你还是得与大师兄去说。我们太虚子弟,谁不是那护短之人,即便是你我,又如何忍心座下弟子去经历忘川的疾苦呢。”宿鸿涛抚须一笑,太虚的弟子都是一个样。
第(1/3)页